如何理解《题西林壁》前面两句与后两句的关系么其艺不凡效果?
《题西林壁》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先共读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成现代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宋诗有其特点,一是诗歌的议论化和散文化。“以文为诗”,宋诗的议论化特点包括理趣,即寄寓在诗歌中的人生哲理。二是夹叙夹议。宋诗好诗把议论藏在叙述里,夹叙夹议要融合,不同于唐代的直接议论。也就是说,宋诗的散文化即以文入诗,使诗歌语言灵活自由,便于叙议结合。而夹叙夹议的方式又让议论有了依托,前面的叙事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张本。
我们再看,《题西林壁》是如何发扬宋诗这一特长,在开头运用叙事描写为后面的议题张本的。《题西林壁》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庐山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壮丽景色,以及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诗通过游人的不同视角,展现了庐山在不同距离和角度下呈现出的多样化景象。庐山作为一座地形复杂、山峦重叠的大山,其美景不仅在于山峰的雄伟和险峻,更在于从不同位置和方向观察时,所展现出的千变万化的形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苏轼对于自然景观深刻而细腻的观察和理解,为后两句议论作好了叙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分析一下后两句议论所揭示的深刻哲理。包含的人生哲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对于人生的启示,我认为首先是要保持一种超脱和客观的态度,不要因为自身的局限和偏见而影响到对事物的判断。比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因为自身的利益、立场或情感而难以看清问题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其次,这两句诗也告诉我们要有探索和学习的精神。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事物。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旅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人生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
总结一下,《题西林壁》前两句具体写了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来看庐山,其呈现出千姿百态,沟壑万千的景象,为后两句议论作了铺垫,而后两句诗是议论,符合宋诗特点,其哲理对我们人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