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印度粮食产量仅中国一半,百万儿童饿死,为何还能成粮食出口大国

发布时间:2024-07-19 14:00:36 浏览:100


有数据统计,2020年,印度粮食产量3.13亿吨,而同时期的中国粮食产量达6.65亿吨,这样一看,印度的粮食产量还不够中国的一半。

但是呢,在大米出口领域,印度每年可以向外输出1300万吨,而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增长当中。

虽说印度的粮食出口数据很恐怖,但他国内居民的生活却不尽人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印度可是上了“世界饥饿人口国家”的榜单,印度的饥饿人口是全球最多的之一。

有不少网友产生了疑问,为何有很多印度人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印度却还是粮食出口大国呢?

印度:从粮食进口国转为出口国

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族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时候就有几句话:“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一个国家如果陷入了粮食危机,那将是极为危险的,有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甚至还可能会酿成人祸。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人口大国,两国加起来的人口占据了全世界的28%还多,也正是因为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粮食也就成为了两国的重大国事。

两国对于粮食问题有多重视呢?中国每年的“一号文件”内容基本都是粮食与农业,印度也一样,自从独立以来就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决粮食危机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印度粮食危机的缓解还有中国的一份力量,那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印度迎来了“大饥荒”,那时候的中国虽然也面临着缺粮的窘境,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提供给了印度66万吨大米。

印度能够顺利度过粮食危机,其中是少不了中国的帮助的,尼赫鲁(时任印度总理)吸取了粮荒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

在历代印度政府的努力下,印度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只不过,印度的粮食增产之路走得实在是艰难。

印度于1947年独立,尼赫鲁政府为了缓解粮食危机,在农业方面提出了4个发展目标:

“第一,增加农作物产量,以保证粮食供应和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第二,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剩余劳动力逐渐转向第二、三产业部门;

第三,增加农业就业机会,特别是为农村中的贫困阶层创造提高收入机会;

第四,减轻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均问题。”

不过,目标虽然有了,尼赫鲁政府却不太重视,把重心转到了发展重工业上面,缩减了农业投资。

说个数据,印度“一五”期间,在改善和新建农田灌溉系统方面投入占比高达34.6%,而“二五”期间这一比例减到了17.5%。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印度的土地革命进行地不够彻底,不少农民刚刚分到土地,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收走了,这就导致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进一步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综上所述,尼赫鲁的那4个目标,制定了跟没制定基本没有区别。

到了1955年,粮食价格上升,而印度方面粮食产量持续下降,没办法,印度只好从美国买粮食。

1950年到1960年,印度的粮食生产增长率极低,仅有2.5%,这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印度人对粮食的需求,再加上1966年和1967年的自然灾害,使得印度的粮食危机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在尼赫鲁去世后,英迪拉·甘地(尼赫鲁女儿)成为了印度总理,她很重视印度的粮食问题,采取了“重农业”的政策,在广泛征集了农业专家的意见以及世界银行的建议后,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革命”方针,这也是印度第一次“绿色革命”的开始。

其主要措施包括,大规模扶持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业学校,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印度还引进了高产粮食种,完善水利系统,并设立了奖励机制来提高农民积极性。

第一次“绿色革命”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到了1990年,印度的粮食生产达到了1.7亿吨,已经可以满足国人的需求。

不过,在1985年左右,印度人口暴涨,在“绿色革命”显现出成果后,政府有些松懈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脚步明显变慢,这又导致印度的农业又进入了短时期的停滞甚至是下降的状态。

90年代后,曼莫汉·辛格(时任印度总理)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不容耽误,必须及时得到解决,于是向全国发起号召:

“我们需要第二次农业的‘绿色革命’。”

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比第一次更加全面细致,囊括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像第一次“绿色革命”一样,继续加大农业投资,加强对农业改革措施的研究,努力让印度农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二,为了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要加强灌溉系统的建设和改造。

第三,完善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信用体系。

第四,调动农民积极性,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提高农民待遇,设置农民最低工资。

……

第二次“绿色革命”也是成效显著,很多印度农民都十分拥护曼莫汉·辛格,因为农民的债务负担和利率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农民切实感觉到了政府的关心。

印度人与粮食的“矛盾”

虽然说印度在两次“绿色革命”以及历代政府的领导下,粮食有了显著增长,但从人均来看还是不太够用。

据统计,印度在2020年的人均粮食仅有226公斤,这一数据和我国上世纪中期大差不差,这也就意味着,印度虽然是粮食出口大国,但他本国国民的粮食分配却少得可怜,这显得有点矛盾。

其实,印度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种粮,翻开地图我们就能发现,印度地处南亚,其境内大多属于热带、温带,阳光充沛,热量充足,自然条件优异。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面积约有298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七),他的耕地面积更是大得离谱,足足有153.5万平方公里,占据了总面积的一半还多。

如果你对这个数据没有概念的话,可以参考一下我国,中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印度,但我国耕地面积却只有143.2万平方公里。

“若是将印度的耕地全部交给中国或者美国或中国来种植,那么将能够养活全世界50亿的人口。”

这是一位农学专家说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来印度的种粮“天赋”究竟有多高。

而印度的粮食所以无法养活国人,跟其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脱不开关系。

先来看一看印度的人口阶级构成,农民阶级占据了印度人口的大多数,而这些农民中又有一半属于“无地农民”。

什么是“无地农民”呢?很好理解,就是自己手里没有土地,只能靠给地主打工。

前文提到过印度先后有两次“绿色革命”,但却进行地不够彻底,那些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由农民给他们创造经济价值,但他们却不够重视科技提升带来的技术飞跃,反观农民,因为手里没有足够的资本转型工业化耕作,致使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下,每逢自然灾害还有可能颗粒无收。

而且,印度的农业税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农民本身的收入就很微薄,难以支撑家庭开销,高昂的农业税又狠狠挤压了农民的生存空间。

不光是农业税的压榨,地主对农民的压榨也非常狠,因为阶级差异,地主肯定也不会好心分给农民粮食。

另外,印度在工业方面是比较落后的,之所以要出口粮食,一部分原因就是利用卖粮的钱换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保持印度工业化水平跟得上时代。但这样做也是有代价的,印度每年的贸易逆差就有2000亿美元。

最后一点就是心理,或许是等级制度的影响,也或许是阶级观念固化,印度的农民并不知道反抗,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被压榨的生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从,他们也习惯了如此。

印度的粮食出口是面临着很大挑战的,这就需要印度政府站出来,采取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另外应该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农业制度,让印度的农民能享受到种地带来的受益,同时,印度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切实有利地确保国内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