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死刑之一,从时间上看,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末。这一刑罚虽然听起来残忍了一些,但对于穷凶极恶之人来说,也大快人心。
也并不是每一项重罪都会被判处斩首,只有谋反、大不敬等行为,或者是盗窃、杀人等重罪,才会被判处这一刑罚。
但不知道大家在影视剧中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将罪犯斩首示众时,常常会说,“午时三刻问斩”,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间点问斩呢?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在我国古代,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最初,人们都是根据自然界的日升月落和动物作息等方式来计时,鸡叫几声该起床了,如大家熟悉的成语“闻鸡起舞”。太阳下山了,就表示一天要结束,该回家了。
西周时期开始,我国的历法便趋于稳定,明确了一年又十二个月,还将此挪用到一日中,把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等,将换日点定在半夜。
之后,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逐渐将天干和地支结合起来,产生了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宋代之后,时初、时正以及“时初x刻、时正x刻”的概念被用于计时中。古代用漏壶计时“刻”,十二时辰为100刻。
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即“一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左右。因此,“午时三刻”大概时间为上午11时43分。
那么,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问斩?
1、迷信思想的作祟
古时,人们相信人死后有鬼魂的存在,讲究转世轮回。对于那些被处决的罪犯来说,他们的鬼魂就是最可怕的,害怕他们不仅生前作恶,死后还怀恨在心。
鬼魂会纠缠和影响活着的人的正常生活,会报复那些判决他们、斩首他们、处决他们的人,乃至于对社会造成危害。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压制他们,防止他们制造麻烦。
而古代又认为,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午时是被认为一天中阳气最重的时候,选择在这个时候执行死刑可以有效压制鬼魂的怨气。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午时执行死刑,可以防止罪犯“连鬼都不能做”,意思是他们死后,鬼魂也将灰飞烟灭,不会去转世投胎,为祸人间。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消除他们在事件的影响,不至于引起百姓们的恐慌。
2、为执行人员考虑
古人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认为杀人是一件有损阴德的事情,可能会对自己的气运、寿命等造成影响。
即使是被杀的人罪有应得,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鬼魂自然有冥界之人来处理,而不是阳间的人去影响他们。
为了减少对执行者的影响,就在一天中阳气最盛的午时执行,强盛的阳气,冲淡了执行时,罪犯的阴气,让鬼魂不敢靠近,不会前来纠缠负责的官员和执行死刑的刽子手。
3、起到“杀鸡儆猴”作用
行刑当然要大肆宣扬,吓退潜在罪犯。但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各个乡里的百姓想要去围观的话,可能大早上便要出门。
如果行刑时间过早,城门还没开,就算半夜开始走,路上不安全不说,走到了,也进不去城门。或者早上出发的,还没走二里地,这边行刑就已经结束了,谁还会来围观呢?
而如果时间定在下午,结束后,百姓们走夜路回家还是要在城里住一晚呢?不管怎么说,都不太划算和现实。
所以对于外地人来说,中午时分行刑是最适合人们往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