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有讨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社会区别的议论:
“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在于: 社会主社会,资源和剩余价值人人平等享有。 资本主义社,资源和剩余价值大部分由占少数的资本家占有;而占大多数劳动人民只能享有极少的资源和剩余价值。 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资源和剩余价值的斗争。”
对此,另一位网友评论:
“笨嘴笨舌的胡解释。其实就是一句话: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别。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劳动者都是给生产资料的主人打工的,劳动者从中获得报酬。 之所以有或者称为剩余价值,就是利润。利润不存在谁享有的问题,他只属于资本。利润等于资本与利润率之比乘以资金周转时间。 不论什么社会都不会将利润全部投入再生产,公有制企业也不会平均 分配给你理解的‘人人’”。
首先,在这里就存在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既然是“人人平等享有”资源和生产成果,那剩余价值又从何来?既然都人人享有了,这剩余是从何而来?如果一个社会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劳动者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一定量的劳动,另一方面他又从社会取得与其劳动量相对应的消费价值量,那么所谓的剩余消费也就消失了。在这里,只有消费价值,而没有什么剩余价值。
其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劳动者为生产主体并体现劳动者利益要求;后者是以资产者为主体并体现资产者利益要求。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从而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因而社会生产本质上也成为劳动者利益要求的体现;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掌握在资产者手中,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来换取消费资料,因此,资产者是唯一的生产主体,社会生产也就只能是资产者利益要求的体现。
第三,假如要从所有制上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那就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与资产者所有制的区别。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因为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社会主义生产也就成为劳动者联合起来,利用公有资产,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过程。在这里,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所有,劳动者应该在不损害公有资产的前提下使用公有资产,因而其生产过程表现为个人劳动投入所引起的消费价值量的变化。在这里,本质上就是生产劳动个体性的体现,因而,社会主义生产本质上是生产劳动个体性的体现。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所有制是资产者所有制呢?这是因为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实现,客观上消去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只表现在市场上,表现在与资方或厂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过程中。而当进入生产过程,劳动力的使用已经是资方或厂方的事了。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无论生产资料还是生产劳动都归资本家或股东所有。因此,资本主义所有制也就是资产者所有制。
明白了以上的原理,就不难知道,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简单地归纳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区别,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如果不能与劳权制度相结合,就不能确实劳动者生产主体地位,社会生产也体现不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这样的公有制对劳动者而言,没有多大关系;其次,私有制也有多种,譬如一家一户的小私有制,个体户之类的,与资本主义的资产者私有制是有明显的质的区别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的实现由于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使生产资料失去了资本的属性,公有资产实质只用工具属性或者已经回归工具属性,把公有资产当作资本来看待只是一个误区。蛇无头不游,没有了人格化的资产者这个主体,公有资产如何能作为资本存在?